基本上
扭力測量彈性體是可以有任何形狀的,但無論何種形狀,它都必須有光滑的表面用來貼應變計來測量其形變。常見的軸式測量彈性體的形狀有:實心式、空心式、籠式、和方形軸式,當使用這些設計時,彈性體只會產生扭轉應力。
相比之下,具有相同截面積的管狀(空心)測量彈性體能夠提供較大的彎矩,特別是一些扭力測量范圍很大的傳感器,通常是使用一個實心的正方形截面軸,這種方式簡單而且貼片方式非常容易。
其它測量彈性體的形式有:輪輻式、徑向剪切式等,所施加的扭力會在測量彈性體上生成剪切方向的應力,特別是對一些較小的扭力而言,十字型的測量彈性體能夠提供更好的應變和更大的抗彎剛度。
如今,以上的這些彈性體的測量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扭力傳感器在功率測試臺上的要求。這就是為什么在上個世紀90年代,HBM作為首家扭力傳感器的制造商,引入了扭力傳感器的剪切原理的原因。
?
這種特有的原理被稱為半梁,此種剪切形式則可以用于專業計量使用。四個放射狀的I型(輪輻剪切)的梁被設計在T10F扭力法蘭中。這不僅在測量技術方面有較大的優點,并在垂直于測量方向的橫向剛性也給出了很好的比例關系。
利用剪切原理,謹慎的選擇應變片的位置和彈性體的幾何形狀,在可調整范圍內充分利用扭力法蘭的特性。圖2為HBM公司的T10F系列扭力傳感器測量彈性體。